潮州古城格局完整,擁有唐宋明清以及民國時期古建筑,是目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(qū)保存最完整、文物最豐富、業(yè)態(tài)最活躍的府城,古城區(qū)內(nèi)古橋、古牌坊、古井、古府第、古民居隨處可見,既古意盎然,又新潮澎湃。
許駙馬府——
盡顯恢弘宋韻
古時候的駙馬府長什么樣?在潮州古城便有一座“許駙馬府”,這是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所嫁駙馬許玨的府第,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間(1064年~1067年),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。
庭院深深深幾許?三進院落五開間。許駙馬府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,府內(nèi)共有廳房55間,整座府邸建筑恢弘,構(gòu)造精巧,翹角飛檐無不散發(fā)著昔時名門望族之氣。
“相國門第,駙馬家風(fēng)?!弊哌M駙馬府,可謂處處典故、步步考究,大門兩側(cè)的門聯(lián)就道出了其世家大族的榮耀,除了駙馬,許家歷史上還出過三位丞相。甫一進門,駙馬府的“高門檻”就讓人印象深刻,這也是駙馬府的一大特色,象征著主人身份高、地位高。許玨本身能文能武,他精通易書,東坡謫儋時,兩人曾經(jīng)常談?wù)摗兑捉?jīng)》,而他自身的官位也做到了廣南西路兵馬都監(jiān)。
駙馬府最令人嘆為觀止的當(dāng)屬其“三寶”:S形排水系統(tǒng)、石地栿、竹編灰壁。
“大家看這些天井”,講解員指著地上坑坑洼洼的麻石條,有的甚至呈現(xiàn)光滑的黛色“包漿層”。據(jù)介紹,天井的材質(zhì),均為長且寬厚的麻石條(最長為7.04米)鋪砌而成,且都是宋代遺存。在那個交通不發(fā)達的年代,其難度可想而知。更讓人佩服的是其“S形排水系統(tǒng)”,依照潮州風(fēng)俗,水生財,所以走水不能直接外排。駙馬府的排水系統(tǒng)非常特殊,按“一不穿房,二不穿廊,過廳走曲屈龍形”的設(shè)置,形成“S形”的排水走勢,寓意防財外泄。
走進正廳,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杉木屋架全部立于石地栿之上,雖然看起來毫不起眼,但其卻大有來頭。石地栿是當(dāng)年“國師”根據(jù)潮州地理氣候特點專為許駙馬府量身定制的,其石料取用均精挑細選,除了防潮保護木柱,在營建施工中還起抄平作用,均為北宋舊物。
此外,正廳東側(cè)有兩面不起眼的桃紅色墻壁并用玻璃遮蓋。據(jù)講解員介紹,那是南方特有的建筑特色——“竹編灰壁”,即墻體用竹片和竹篦編制,再和上泥土、貝灰做成,這種“超輕質(zhì)墻”厚度只有兩三厘米,既省工、儉料,又能起到隔熱、隔音的作用。透過墻上的殘洞,至今仍能清晰看到竹篦與泥土相互交織。
許駙馬府開潮州府第建筑之先河,整個建筑格局就像一駕由四匹馬拉著的車子,亦稱“駟馬拖車”。此后,潮州世家大族爭相興建宮殿式庭院,平民百姓建房也抹灰壓脊,興起建造府第式民居的風(fēng)潮,它是南方地區(qū)府第建筑形制發(fā)展演變之重要實物佐證,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鳳毛麟角。
縱使鮮衣怒馬,卻也難抵世事滄桑。許玨后期被謫儋州,家族沒落、族人四散,駙馬府也數(shù)易其手。民國三年,許氏族人將駙馬府贖回,重振門庭,大門旁又貼上了“駙馬府第,宰相家風(fēng)”的門聯(lián)。值得一提的是,魯迅的夫人許廣平亦是許氏后人。雖然在后世屢有毀壞和修繕,但由于古時維修也能注意“修舊如舊”,駙馬府至今仍保留了原有的宋代格局和建筑風(fēng)格,因此被譽為“國內(nèi)罕見的宋代府第建筑”。
歷經(jīng)歲月洗滌的駙馬府猶如一闋宋詞,溫婉古雅,用無聲的“建筑語言”向游人講述著曾經(jīng)的“芳華”。
古街牌坊——
看盡文脈煌煌
2009年10月1日,對于潮州人而言,可謂喜上加喜,除了慶祝國慶節(jié),更重要的是實現(xiàn)了他們半個世紀以來的夢想——牌坊街修復(fù)竣工并正式對外開放。
牌坊街位于潮州市湘橋區(qū)太平路,歷史上是潮州城的南北中軸線,過去叫做“官街”“大街”,當(dāng)?shù)厝藙t習(xí)慣稱之為“牌坊街”。據(jù)潮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吳志敏介紹,通過對比明《永樂大典》宋代潮州城圖與清代乾隆《潮州古城地形圖》可知,從宋至清,潮州城在南北軸上的規(guī)?;静蛔?。
“坊之多而知風(fēng)化之美,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。”潮州古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中心,是歷代郡、州、路、府治所所在,達官顯貴多集于此。入宋以后,人才輩出,人文薈萃。為褒揚其政績,激勵后人,明清兩代,在潮州城建立了眾多牌坊。
今天在潮州牌坊街的最南邊,便有一座“十相留聲坊”。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的牌坊上,刻有陸秀夫、文天祥、張世杰三人的名字。他們雖非潮州人,但三人卻在潮譜寫了“王朝悲歌”的最后序曲,他們的嫡系后代也都在潮州?,F(xiàn)如今,“宋末三杰”的忠義文化與潮州文化相融,已成為潮州傳統(tǒng)優(yōu)秀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唐興文教、宋出名士、明清建坊,傳之于今,牌坊街蘊藏著一條綿延不絕的歷史文脈,勾勒出潮州的故事,也折射著嶺南文化的脈絡(luò),更是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傳承有序的鮮活樣本。
歷史上潮州不光有一條牌坊街,更是一座牌坊城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昔日潮州府城古牌坊共有570座,長僅1.6公里的太平路上,就有43座牌坊林立,平均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,全國絕無僅有。
但由于種種原因,古街牌坊一段時間曾消失不見。
2006年,潮州在古牌坊影像、歷史文獻資料及遺存構(gòu)件的基礎(chǔ)上,按照“修舊如舊”的思路,啟動了歷時3年的牌坊街修復(fù)工作。潮州人下足“繡花功夫”,深化街區(qū)舊工藝“微改造”,以“舊物”創(chuàng)“新景”,留住城市記憶、賡續(xù)歷史文脈。
如今的牌坊街全長1948米,其中,太平路1742米、東門街206米。23座石牌坊鱗次櫛比,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是一段史海鉤沉。
潮州工夫茶、意式咖啡與各色飲品……眼前這中西結(jié)合的一幕出現(xiàn)在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“雪居”中,牌坊街不光有傳承,“活化利用”也是其一大特色?!把┚印北臼敲駠儇浬烫枴皡窍橛洝眲?chuàng)始人吳雪薰的住宅,后年久失修。2018年10月,當(dāng)?shù)貜耐鈮?、地面、下水道、瓦片、門窗、雕刻等多方面進行修繕,保留原有建筑特點并改造成為多元化的咖鮮茶舍,與周圍建筑相得益彰,仿佛歷史上就是這般模樣?!把┚印币彩浅敝輾v史文化保護的一個縮影,行走古巷,每一處古建都像一個“盲盒”,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一條牌坊街,千年府城史。帶有南洋風(fēng)情的騎樓建筑、保留至今的宋城墻殘段、巍峨壯觀的古城地標廣濟樓、遍布街巷的古井、古韻古香的宋太平橋遺址……一幅幅生動的潮州歷史文化和風(fēng)俗民情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,行走其中,轉(zhuǎn)身已是千年。
龍湖古寨——
粵海最美古村落
畫著臉譜、成群結(jié)隊、鼓槌翻飛、吼聲酣暢……每年正月,潮汕地區(qū)都會上演傳統(tǒng)民俗英歌舞。距離潮州市區(qū)10多公里之外的龍湖古寨便是其中之一,只不過與其他地區(qū)以祈福為主不同,龍湖古寨更多是以弘德為先。
“龍氣逶迤,紫微入首;湖光環(huán)繞,太乙通流?!边@是刻在龍湖古寨北門上的一副門聯(lián),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,卻清晰道出了古寨的歷史脈絡(luò)。
古寨始建于南宋時期,初名“塘湖”,因古寨東臨韓江,西面池塘環(huán)繞而得名。至明嘉靖年間,古人按九宮八卦格局營建,形成“三街六巷”的工整格局,由于古寨主街形似龍脊,當(dāng)?shù)厝藶榫奂垰?,遂改名為“龍湖”,以“潮居典范,祠第千家,書香萬代”聞名于世。
步入古寨北門,街道兩邊旌旗飄動、商鋪林立、人聲鼎沸,傳統(tǒng)建筑與現(xiàn)代商業(yè)元素結(jié)合自然。據(jù)介紹,街道兩邊的老建筑大多為商戶自發(fā)修繕,以售賣當(dāng)?shù)靥禺a(chǎn)為主,沒有刻意雕琢,反而多了幾分樸實自然。
古寨集市,則是歷史上的模樣。古寨因水陸交通便利,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古寨集市規(guī)模及貿(mào)易額、物資吞吐量僅次于潮州府城,是潮汕平原顯赫一時的商業(yè)重鎮(zhèn),遂有“小潮州”城之稱。
繁榮的商業(yè)貿(mào)易創(chuàng)造了滾滾財源,也給當(dāng)?shù)厝宋牟⑻峁┝诵酆竦呢斄χ?。歷史上,古寨科甲鼎盛、人才輩出。
“方伯第”屋檐上的嵌瓷栩栩如生、“許氏宗祠”的三進格局峰回路轉(zhuǎn)、“黃氏宗祠”的木雕靈氣萬千……千家祠第,千種風(fēng)格,這是古寨的又一種精彩。對于宗族觀念比較強的潮汕人而言,功成名就之后,在家鄉(xiāng)修筑祠堂、營造府第、構(gòu)建書齋便成為一種信仰。
斜陽西掛,古宅門前,老人三五成群,這些先輩生活的地方,離城市很遠,卻離心靈很近。古寨2012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。
或許正是得益于強烈的宗族觀念,潮汕人有著不能隨便拆改祖屋的傳統(tǒng),古寨至今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筑,他們薈萃了木雕、石雕、嵌瓷、彩繪、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。難能可貴的是,有些古建筑仍保存著少量線條洗練的宋代建筑構(gòu)件,見證了昔日“京都帝王府,潮州百姓家”的風(fēng)范與氣派,因此古寨也被譽為“潮汕古建筑博覽”。一位來自上海的游客直言“保護得很好!”值得一提的是,古寨的宗祠除了數(shù)量多,種類也多,如紀念女性的“阿婆祠”,以及紀念老師的“先生祠”。
回望在古榕掩映下的龍湖寨北門門樓,每一座古建筑都是歷史的記憶,經(jīng)過流年的磨損,給人帶來更加悠長的韻致,也隱約透露著昔日的璀璨歲月……
潮流往復(fù),每一次潮水擊岸都是一次歷史的回響,其間滄?;蛟S桑田,唯文脈傳承久遠?!拔覀兂敝萑顺D暝谕饨?jīng)商,對于本地的東西也要加強了解?!痹诔敝莶┪镳^,一個小學(xué)生對記者說道,只見他在每個展柜前都端詳并認真做著筆記,那一刻,文脈不再抽象,而是一種具象的傳承。